口号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神文明网 看首页 文明创建 共建天地 查看内容

陕西省西咸新区杨立才:四十年如一日,古稀孝子照顾百岁妈

2024-4-22 16:56| 查看: 1407| 评论: 0

“妈,您吃饭!”他小心舀了一小勺米饭,米饭上添了些嫩青菜,用嘴吹了吹,确定不烫后举到母亲的嘴前,一脸专注。

“我娃先吃!”百岁的母亲推让着,笑意在脸上深深的皱纹间荡漾开来。

“我不饿,妈您先吃,您吃好了我再吃!”在他的坚持下,母亲开始吃他精心准备的饭菜……

他叫杨立才,是西咸新区正阳街道兰池佳苑社区一位普通的老人。被老母亲称“娃”的他其实已经年过古稀,生于1949年7月。母亲虽然已有百岁高龄,但在杨立才的悉心照顾下,依然身体硬朗、精神矍铄。四十年来,他对母亲的孝顺早就在当地传为美谈。

杨立才少年丧父。在他的记忆中,家里非常贫苦,是母亲独自承受经济、时间、体力上的压力,用坚强的毅力含辛茹苦地将杨立才三兄弟养大成人。

母亲王玉珍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村妇女,大字不识几个,中年丧夫的她没少受人欺负。村里的好心人劝她尽快改嫁,找个“依靠”。但王玉珍却担心继父对孩子不好,便向周围人表明绝不改嫁的决心,她以乐观的态度对杨立才三兄弟说:“天塌下来有妈在,你们啥都不要怕。就是再苦再累,妈都要把你们养大成人。”女子本弱,为母则刚,作为一位单亲母亲,王玉珍不但没有被困境击倒,相反地,她以惊人的坚韧和毅力,为儿子们付出了无尽的心血和关爱,创造出一个充满爱和希望的成长环境,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们一生温暖纯良。

“那时的农村,缺乏劳动力,挣的工分少,分的粮食就少。为了一家人的生活,为了多挣点工分,母亲常常选那些重活、累活干。”杨立才说,回到家后,母亲还要抽时间把自留地的庄稼种好。一天到晚超负荷的体力劳动让王玉珍感到异常疲惫。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家人还是过着缺吃少穿的日子。但王玉珍从没在杨立才三兄弟面前喊过苦、叫过累,她总是笑着对他们说:“苦日子过到头就是好日子了,等你们长大咱们家就好了。”这些苦难的经历,让杨立才对母亲非常敬重。看惯了母亲为生活的奔波与艰辛,杨立才从那时起就在心里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孝敬母亲,让她也过上“好日子”。

长大后,杨立才成家立业,后来有了儿女,再后来又有了孙子孙女。1984年,杨立才与妻子商量,将母亲接来与自己同住,让母亲安享晚年。但天有不测风云,1990年,妻子因病去世。离世前,妻子拉着他的手说:“我这辈子最大的幸福就是遇到你这个好人,我知足啦。我走后,你要好好照顾妈。”

照顾母亲的责任落在了杨立才一人的肩头,他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老母亲身上。杨立才说:“我很早就感受到了母亲抚养我们兄弟几人的艰辛。现在,如果我不善待她,良心上是过不去的。”

四十年来,他每天精心照顾母亲,从给母亲洗衣做饭、清理便盆,到端茶喂饭、洗漱梳头、剪发剪指甲,再到扶着母亲出去遛弯……全都由杨立才负责。每次外出,他都要给母亲买吃的、穿的,最少不了的就是母亲喜欢吃的白糖和肥肉。

年近百岁的母亲身体每况愈下,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身体总有这样那样的小毛病。杨立才对母亲的照料也更加细致入微,生怕她的身体有闪失。为了照顾好母亲,杨立才事事都顺着母亲的心意去做。他每次煮饭时都要征求母亲的意见,煮好后还要将饭菜送到母亲的手上,有时母亲身体状态不好,杨立才便一勺一勺喂着她吃。“只要我在,吃饭穿衣,绝不可能让她挨冻受饿,也决不能让她受委屈。”杨立才说,母亲老了,在世的时间也不会太久,自己要好好珍惜陪伴母亲的日子,让她安享晚年,也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很多年来,杨立才从没有出过远门,世间繁华也不如家中一老。

母亲王玉珍看着儿子为自己忙前忙后、奔波忙碌,得逢人便夸:“孝顺儿子对我好的。一年四季,身上的衣服、鞋子,床上的被子都是我儿子为我准备的。要不是立才,我可能早就不在了哦。”

如今,在杨立才的精心照料下,已是百岁老人的王玉珍依然身体硬朗、衣着整洁,精神状态也很好。她除了听力稍差、视力不太好外,其她身体指标都很正常,连伤风感冒都很少出现。

上慈下孝是杨立才家的优良家风。在杨立才身体力行的带动下,他的孩子、孙女也耳濡目染,时常前来探望孝敬老人。祖孙四代,相互搀扶,风雨同舟,和谐美满,羡煞旁人。

杨立才常说:“在我头发花白时,回家还能叫一声妈,就是最大的幸福。有妈在,就有家在。”问及以后的打算,杨立才这样回答:“我才75岁,这才照顾了四十年,我浑身有的是劲嘞。”(陕文)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