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神文明网 看首页 思政研究 创新案例 查看内容

德阳市旌阳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 探索乡村全面振兴路径

2022-2-23 11:11| 查看: 6947| 评论: 0|来自: 四川日报

  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龙居村产村相融,描绘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曾才刚 摄

  德阳市旌阳区东湖街道高槐村以崭新颜值吸引八方来客。(德阳市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德阳市旌阳区孝感街道红伏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本。(德阳市旌阳区委宣传部供图)

  “分红了!”1月26日,新春佳节将至,德阳市旌阳区新中镇白河村会议室里,村民们有序领取分红,现场十分热闹。一年来,白河村一组78户村民从该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先后领取两次分红,总额超过16万元,最多的一户分到近5000元。
  岁末年初,类似的场景在旌阳区各地上演,这得益于当地的一项改革创新——旌阳区在推动做好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在26个村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与发展模式。2021年末,试点村经营性净资产由8400万元增至1.7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平均24万元增至38万元。
  规范建社
  股份合作搭平台

  冬日的旌阳区孝泉镇五会村,晨雾弥漫,一片沃野平畴,生机盎然。
  走进位于德孝路旁的五会村村委会小院,5块招牌在墙上依次排开,分别为该村集体资产、土地、劳务、置业、旅游五大股份合作社。
  5块招牌从何而来?这要从“三变”改革说起。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2017年,“三变”改革首次写入中央1号文件。为了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旌阳区结合全省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深入实施,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动以“五社”实践为代表的股份合作。
  因村制宜,分类实施。2020年9月,旌阳区启动红伏、高槐、五会、扬嘉、五星、桂花等6个村试点。试点村成立“1个母社+4个子社”,推动“五社”实践。“母社”为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不参与具体市场经营活动;“子社”包括土地、劳务、旅游、置业股份合作社,在“母社”组织下开展土地流转、劳务承包、旅游服务和开发建设。
  具体而言,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经登记赋码获得特别法人资格,管理集体资产、服务集体成员,牵头负责筹集项目、投入资金、监督管理和年终分红;土地、劳务、置业、旅游股份合作社则聚焦农村土地分散“不长钱”、房屋空置“不值钱”、自然风光“不卖钱”、劳力闲散“不来钱”、资金零星“不生钱”等问题,推动当地优势资源转化利用。
  改革过程中,旌阳区坚持公平公开、依法推进。开展试点的26个村共清理村级经营性净资产5652万元、组级经营性净资产2816万元;4个镇(街道)共清理经营性净资产1.64亿元。26个村共确认股东8.7万人,量化股权19.9万股。
  试点成效迅速显现。首批试点的6个村村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达到23278元,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56元。2021年3月,旌阳区推动20个村改革扩面,为在更大范围整合用好资源,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5月又通过竞演选取了孝泉、德新、新中3个镇开展镇级改革试点,并将天元街道扬嘉片区同步纳入试点。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旌阳区26个改革村“五社”已实现集体收入1001.18万元,累计实施保底分红加二次分红3116.43万元。
  创新模式
  因村施策促发展

  在旌阳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中,26个村全部组建集体资产、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大股份合作社,4个试点镇(街道)组建了五大联社。此外,试点镇村成立股东大会、理事会和监事会,做到民主决策、科学管理。
  合作社架构一致,推进工作却“因村制宜”“各显神通”。
  因文创而知名的东湖街道高槐村,“五社”实践大多瞄准文旅产业。2021年,其集体资产股份合作社吸引社会资本4900余万元,1000余万元的村民自建项目陆续实施,部分已建成运行产生收益。其中,高槐里民宿酒店项目收取租赁费4万元/年,依云酒店项目、儿童娱乐项目分别收取固定分红4.8万元/年、3.51万元/年。
  当地还以片区规划编制为契机,强化中心村带动作用,实现资源共享、产业共兴。旌阳区龙高片区编制跨镇域2镇6村规划,依托高槐村“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优势,推动片区农文旅融合发展,6个村平均增收20万元。
  五会村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调整田型、消除田埂沟渠实现“小田变大田”。2021年4月,当地整合4400亩农户承包地、村集体机动地和未利用边角地,形成增量300亩,分成9个地块挂牌招租,实现集体收益27万元。下一步,业主将开展规模化、科技化农业种植,五会村劳务股份合作社等也将获益。
  在孝感街道红伏村,当地依托集体资源资产、自然人文等元素,出资与文旅企业组建运营公司,建设红光印象产业园。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红伏村成功实现了“两个翻番”:集体经济收入从2019年的70万元,攀升至2021年底的150万元;可经营性资产通过清产核资和近两年的发展,从124万元上涨到536万元。
  “三变”改革、“五社”实践不仅壮大了集体经济,也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新中镇龙居村4组村民李太春,将9亩多撂荒地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集中流转给外来业主种植柑橘,他本人又以劳动力入股劳务股份合作社,参与果园管理。“两笔收入加起来,一年有2万多元,比以前种菜、打零工好多了。”李太春说。
  把牢方向
  稳慎推进守底线

  “三变”改革、“五社”实践是推进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创新举措。如何为这一新生事物“保驾护航”?旌阳区开展积极探索。
  在资金统筹整合方面,旌阳区坚持行业内应统尽统、行业间集中投入,整合1.3亿元精准投向“五社”,将5.8亿元区属国有资产按程序委托“五社”管护、经营和收益。在项目重点扶持方面,优先向试点村安排小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集体经济发展扶持项目,对财政单项投资100万元以下涉农项目,允许“五社”按程序争取实施或开展劳务合作。
  高槐村便受益于此。2021年,高槐村推进实施了小流域治理、水毁沟渠修复、乡村振兴学校建设、道路铺设沥青等涉农项目,总投资200余万元。该村劳务股份合作社组织劳动力,积极参与项目建设,壮大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旌阳区还引入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把牢方向,稳慎推进。借助第三方平台市场化盘活资源资产,明确土地只租不入股、房屋只租不出售、项目只租不经营,在“五社”和其出资成立的市场主体之间设置“防火墙”,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对于“三变”改革、“五社”实践,群众不仅全面参与,更能全面监督:村组资产向群众公示、股权量化由群众签字、股东代表由群众推荐、重大事项由股东代表大会表决、收益分配由群众监督……晒出“明白账”,充分保障群众利益。
  德新镇五星村被列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试点村后,村监委会随即指导开展相关工作,还主动到村民及种粮大户家中调查摸底,了解村民对集体经济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并逐一记录、反馈,受到村民好评。
  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旌阳区“三变”改革、“五社”实践“尝到甜头”,全区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从2019年的18个增加至2021年的40个。探索无止境,实践无穷期。下一步,旌阳区将力争69个村改革全覆盖;稳步推进4个镇级试点,做大做强镇域经济,超前谋划思考区级“三变”,构建三级联动的工作体系。旌轩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热门阅读
今日人气
昨日人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