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国栋(右二)正在作技术指导。 身材高大,浓眉大眼,一脸正气,眼神坚毅……这是记者见到牛国栋的第一印象。 牛国栋是山西省太原市太钢不锈冷轧厂冷连轧作业区班长,长期从事一线轧钢操作、创新工作室运行和班组管理等工作。多年来,他以创新引领智慧生产,精益求精打造行业标杆,今年7月入选大国工匠培育计划,曾获“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西好人”等多项荣誉。 今年7月,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牛国栋获评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 拼“牛”劲 从普通工人到全国技术能手 1997年,牛国栋从原太原冶金工业学校轧钢专业毕业,进入太钢成为不锈冷轧厂连轧作业区的一名普通工人。 “一定要干出一番名堂来。”初入车间,牛国栋就给自己定下了奋斗目标。然而,理想与现实总是存在着差距。当时,没有实践经验的牛国栋因许多工作“拿不起来”,没少挨师傅批评。 “别人能行,我为什么不行!”回忆往事,牛国栋依然历历在目,也是从那时起,他不服输的“牛”劲被激发起来。“不想被瞧不起,也不想‘差不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此后,牛国栋开始仔细观察模仿师傅们的操作流程。他一边仔细揣摩,一边把不懂的地方牢记在心间,不懂就问,找着机会就使劲学。他上班时请教师傅,下班后“啃”专业书,有时在工作现场一揣摩就是两三个小时……看到牛国栋勤快又好学,老师傅们也都乐于教给他各自的“绝活儿”。不到一年,牛国栋就成了班组的技术能手。 2006年,牛国栋代表冷轧厂参加太钢第27届职业技能技术比武,一举摘得轧钢“状元”桂冠。次年,他又凭借过硬的本领蝉联冠军。之后,得到了肯定和认可的牛国栋愈发注重更为全面的业务学习和技能提升。2021年,牛国栋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技能报国的追梦路,越走越清晰。一路走来,牛国栋从一名好工人成长为行业好工匠。 创“牛”绩 攻坚克难啃下“硬骨头” 在厂里,牛国栋总是被大伙亲切地称为“牛”班长。不仅因为他姓牛,更是因为他的工作业绩“牛”。 2012年初,太钢引进了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填补国内空白的宽幅光亮板生产线。但当时由于国外专家对核心技术的封锁,以致操作期间问题不断。 “难道离开外国专家,我们的机器就不转了?”在“卡脖子”的关键时刻,牛国栋站了出来。他主动请缨,担任宽幅轧机大班长,承担起挑战性极强的新设备调试工作。仅仅不到一个月,他就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实现一次过钢成功。试生产15天后即开始正式投产,创造了单机架轧机调试时间最短、投产最早、产品质量起点最高的纪录,比通常从试车到投产的3个月时间大幅缩短。 自牛国栋参加工作至今,厂里的冷轧机已更新了四代。对他来说,每次新设备的启用都是一次挑战和超越。其间,他带领团队攻难关、解难题,开展“一月一课题,一月一攻关,一月一总结”活动,在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的基础上,优化轧制工艺、创新操作方法,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育“牛人” 倾囊相授带好每一拨人 技术发展,创新是关键。一直以来,创新都是牛国栋非常在乎的事。“创新就在平时看得不顺眼、不通畅的地方,只要能带来工序的优化、操作的简洁、流程的安全,这都是创新。”在牛国栋看来,创新不分大小、没有高低,人人皆可创新。 2011年,以牛国栋名字命名的“牛国栋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工作室的墙上,更是醒目地写着团队座右铭:“创新就是每天进步一点点,每天改变一点点。”就这样,牛国栋带着团队在技术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愈加坚定。 从2011年至今,牛国栋先后取得了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发明专利、6项个人先进操作法,发表论文5篇,牵头、参与18项创新项目开发,荣获中国宝武创新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五小”竞赛成果奖一等奖1项…… 与此同时,他发挥所长,在不同平台、场所、学校等累计开展培训81次,累计培训5000人次,培养出高级轧钢工55名、班组长28名、技师25名、高级技师10名。 牛国栋以踏实进取、勇于创新的态度和作风为同事们树立了榜样。而他自己却始终认为,这些成绩和荣誉的取得,不是因为自己有多优秀,而是因为太钢赋予他成长支撑,老师傅们倾囊相授,这是传承。 “当了‘中国好人’就得有‘好人’的样子,既要珍惜荣誉,又要让荣誉化作继续前行的动力。作为一线产业工人,就是要静下心、沉下身子,轧好每一块钢,带好每一拨人。”面对荣誉,牛国栋说,“步入新时代,比拼实力,更比拼智力,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十分重要。我要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企业培养更多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员工,这是我的责任和义务,我会不懈努力。”(本报记者 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