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神文明网 看首页 活动 地方交流 查看内容

四川省南充市:蓄积人才之力 赋能乡村振兴

2023-12-1 15:10| 发布者: 苏丽娜| 查看: 245| 评论: 0

11月28日,笔者从南充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南充市紧紧围绕人才赋能乡村振兴,持续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全力打通“技术到田”“最后一公里”。

用活“三类人才”壮大乡村人才队伍

“老师,柑桔如何采摘才会不带伤,易存放?”“老师,冬季柑桔树的病虫害该怎么防治?”……日前,在蓬安县利溪镇汪家坡村柑桔产业园,受邀为村民进行技术培训的该县农业农村局中级农艺师杨德军刚到地里,就被园区的村民围着寻求帮助。

“柑桔采果,要用特制的采果剪,圆头、刀口锋利、合缝,用采果剪采果可避免刺伤果实。尽量不用枝剪采果,因为枝剪易伤果实。”杨德军一边示范采果,一边回答大家的问题。

在南充,像杨德军这样活跃在田间地头的农业专家还有很多。南充市通过引入和培养本土人才,为农业生产提供全方位技术指导。

引入国省人才方面,南充市充分利用“头雁”工程、“科技下乡万里行”、东西部协作等平台,与15个国省知名专家团队建立技术合作关系,建成院士工作站5个、专家大院55个,柔性引进国省专家42人,为全市产业发展聚智聚力。

“用”本土人才方面,南充整合人才、技术、项目、资金要素,组建市级乡村振兴人才发展队伍。其中,市农业农村局整合西华师范大学、市农科院等11个科研院所专家和市县农技干部1300余人、成立202个专家服务团队,分产业深入一线提供全方位农业技术指导。

“挖”乡土人才方面,南充对全市乡土人才开展全面摸排,精准识别种植养殖能手等“土专家”“田秀才”,并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实行动态管理。全市现有在库经营主体、种植养殖大户等乡土人才230名,支持其通过创办、协办、联办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模式,带动小农户实现科技增收。

实施“三个带动”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看着满仓金灿灿的稻谷,南充市顺庆区顺风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任杨满脸笑容,现在他能熟练操作许多农机,成为远近闻名的“农机大王”,他还带动了非成员户发展种植业2000余亩,将种植的水稻经加工后打造成“果城香米”品牌,对外销售,效果极好。

像任杨这样,通过强化服务来带动现代农业发展的人才南充市还有很多。南充构建起“县乡村”三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成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9个、乡农业社会化服务站228个,培养村农业社会化服务员2655人。开发建设各类创新服务平台288个,推动服务资源高效利用。围绕涉农重点项目建设,配套完善农机装备,推动龙头企业、农机专合社、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全市培育服务组织3714个,托管服务面积达693.4万亩次,农机总动力达338.3万千瓦、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66%。

此外,南充市还注重加强培训带动。变“大锅”为“小灶”,签订柑桔、经作、蚕桑等产业“师带徒”协议74个,“一对一”开展技术培训。变“单一”为“多元”,开展“现场实操+课堂教学”“线上+线下”等多元化培训24次,全面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变“套餐”为“点单”,推行订单式教学模式,全市入库实训基地41个,累计培训7600余人次。

在深化示范带动方面,南充市围绕重点乡镇、重点园区、重点产业,依托高标准农田等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项目开展“吨粮田”建设,集成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分作物开展高产竞赛,打造一批科技到田示范点位和特色样板,以点带面促进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全市建成科技示范基地119个共2.9万亩、培育科技示范户337个,推介农业主推技术56项,今年水稻、小麦、玉米高产创建亩产分别达到814.6公斤、577公斤、712.9公斤,均超历史最高记录。

推行“三项机制”确保科技到田到场到园

“当前猪场改造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在搅拌、输送、发酵、饲喂各环节选用质量优异、科学合理的设施设备,保证每个环节不出差错。”日前,市乡村振兴人才发展联盟畜牧产业人才分联盟首席专家侯显耀研究员,联合其他专家赴嘉陵区龙蟠镇三合家庭农场开展猪场技术指导服务,并将该场确立为联合技术服务示范基地。

在南充的农业专家都会定期进入田间地头进行服务,南充市建立起“市级巡回、县级包片、乡级蹲点”分级包干制度,市级专家关键农时每周不少于一次、县级专家关键农时不少于3次下沉一线,现场点题答题、现场开展指导,乡镇专家常态化定点开展技术服务。

此外,南充市还实施清单服务机制,依托乡村振兴人才发展队伍专家团队建立“结对联系”清单,落实定点联系指导、定向跟踪服务制度。建立“专家服务”清单,通过微信等平台实时共享田间“把脉问诊”动态,确保技术落实到片区、到地块、到业主。目前,全市累计收集6大产业、16个类别共计188份“需求清单”,实现结对联系服务全覆盖。

在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方面,南充市研究制定基层农技推广暨农经管理体系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办法,健全基层专技干部评价机制,将服务对象满意度和作物单产水平等服务成效与农技干部职称评聘、岗位晋级挂钩。强化经营主体科技增效绩效评价,将作物单产高于上年度县域统计单产5%的主体纳入项目重点支持范围;整合项目资金设立高产创建奖励,给予高产创建位居全市前三位的主体一次性奖补。(李健、刘满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