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神文明网 看首页 活动 地方交流 查看内容

第六届南充市道德模范提名奖事迹展示——冯炼

2023-11-13 09:47| 发布者: 苏丽娜| 查看: 151| 评论: 0

冯炼,女,汉,1992年4月出生,中共党员,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楠木镇人,南充市南部县楠木镇中心乡小学教师。2018年,冯炼同志作为新华社“新青年”特邀嘉宾,讲述四代人85年的守墓故事;2021年,应邀参加人民日报《行走的旗帜,信仰的力量》节目录制,为全国观众讲述了来自长坪山的红色故事。2022年10月上榜诚实守信类“四川好人”。2023年10月,该同志被南充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表扬为第六届南充市道德模范提名奖。        

守墓是祖训、是信仰 

南部县长坪山曾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镇之一,1933年底,红军实行战略转移,一位姓刘的连长主动请缨留守长坪山,带着6位战士掩护大部队转移,在敌人的围攻下,刘连长不幸牺牲。敌人还扬言:谁敢去收尸,下场就跟他一样,村民陈韩氏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将刘连长的遗体背了回来,连夜埋在了老屋后。“陈韩氏”就是冯炼的曾祖母,曾祖母弥留之际,嘱托家人:红军为咱们穷人打天下,连长为我们而死,我们家族要世世代代守护好他。2002年,冯炼外公病危,弥留之际不忘叮嘱女儿女婿回乡守墓。于是,冯炼父母从打工的城市回到家乡,接过守墓的接力棒。2011年,以刘连长的墓为中心,县政府又在长坪山建起了红军烈士纪念碑和烈士陵园,革命年代和新中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1080多名南部英灵长眠于松涛之间。 

守墓是使命、是责任 

1933年至今,快90年的时光里,曾祖父、外公和父亲接力守护红军墓,如今轮到了冯炼。2016年大学毕业后,相恋多年的男友邀冯炼共同赴广州创业,她第一次看到了大城市的流光溢彩,一切都令人满意,除了内心牵挂1500多公里外的长坪山。其实,没有人要求冯炼必须回家,真正让冯炼下定决心的,是父亲无意间讲起的一件事:有两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来陵园寻亲,父母因不会讲普通话而难以顺畅地沟通,两位老人失望而归,因不知道是否还能够再来墓园,临走前,老人给每一个墓碑都献上了鲜花,寄托哀思,冯炼被父亲平实讲述中透露出的心疼与无奈牵扯。“在大城市,我是千千万万年轻人中普通的一员,而在长坪山,我是履行家族承诺的不二人选。”那一刻,冯炼下定决心从城市回到家乡。当时冯炼作为陵园的志愿讲解员,每逢纪念活动,或有人参观,她都会抽出时间,带着人们走走看看;她查阅南部县志等资料,想要试着去理解刘连长的选择;她还在家门前的田埂边种下各色雏菊,方便参观者拜祭。 

实现梦想,教书育人 

冯炼从小就梦想当一名教师,早在大学期间,她就考取了教师资格证和普通话等级证书,2017年7月,她顺利通过了南部县公招教师的笔试和面试。工作第一年,作为班主任,她从早晨6点10分起床铃响后开始跟班,一直到晚上9点半查完寝室;寒暑假里,如果陵园没有参观者,她就回到办公室,研究教材、写教案、练习基本功。2021年,冯炼送走了自己的第一届毕业生,按照常规,她将从一年级开始带学生,但因为突发情况,毕业班缺老师,冯炼临危受命又带起毕业班,当班主任。为了让自己字写得更好,冯炼在县城给自己报了一个书法班,每周末抽出时间去县城上两小时的课。“当老师是我的梦想,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每一位学生都好。”冯炼说,乡村的孩子更需要教育和关爱,自己站上了三尺讲台,就想凭借一片真心,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教好每一位学生,守护好属于她的这片“麦田”。 

不忘初心,做红色信仰的传承者 

自从冯炼回乡后,媒体对他们一家人接力守墓的事迹有诸多报道,接受过了多少次采访,冯炼已经数不清楚。或许,这样的“高光时刻”许多人梦寐以求,冯炼却感到很困扰。因为教学工作平时安排得很满,而自己又是个刚入行的新老师,有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她怕自己无法兼顾。但慢慢地,冯炼发现:红军守墓人和教师这两个她担心难以兼顾的身份,发生了奇妙的反应。以前,冯炼大多数时候是在墓园给参观者讲红军故事,现在她能对学生讲、对同事讲。学生回家后又讲给家长,讲到高一级的学校去,更多的人知道了刘连长,知道了长坪山的红色故事,冯炼也多次受邀在周边区县党政机关、学校讲述守墓故事。冯炼的男友周恒也是南部人,2019年初,受冯炼的影响,周恒也决定回家乡发展。2020年10月1日,冯炼和周恒在红军墓前举行婚礼,成为新一代的守护者,共同守护不变的家族承诺,继续为英烈坚守。冯炼决定回到家乡守墓时是25岁,刘连长牺牲时也是25岁,在冯炼看来,红军守墓人和教师这两个身份,就像给她架起一座桥,连接着历史和未来,通向梦想的方向。 (严晓辉、刘满红)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