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神文明网 看首页 道德楷模 榜样大家看 查看内容

铜陵两名青少年当选2022年度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

2022-11-30 15:44| 查看: 7187| 评论: 0

日前,2022年度安徽省“新时代好少年”名单揭晓,共17名同学入选。铜陵市钱书瑶、叶心怡两位同学成功当选。

新时代好少年”钱书瑶

钱书瑶,女,汉族,2011年9月出生,铜陵市人民小学六年级学生。她从小喜欢江豚,在老师的帮助下,成立校级守护“微笑”兴趣小组,参与编写的《身边瑰宝》《保护江豚》《永远留住江豚的微笑》等科普读物,被铜陵市教体局地方教材收录。九岁那年,她成为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红领巾讲解员,两年来义务服务群众参观展厅、讲解江豚知识50多场、受众3000余人次。她积极保护环境,助力“无废城市”建设,利用废旧物制作的“简易手机投影仪”获第三届安徽省红领巾“创未来”大赛发明创造类一等奖。2022年6月获评铜陵市“三好学生”。

守护江豚的“小学者”。小学二年级时,爸爸妈妈带着钱书瑶参观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张图片引发了她对江豚的浓厚兴趣,那是江豚在水中嬉戏的抓拍,身体是优美的流线型,嘴巴微微自然上翘,形成憨态可掬的笑容,正如人们给它起的爱称:长江中的“微笑天使”。她了解到,铜陵江段有着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是江豚生长的最好家园。可是,由于栖息地丧失、过度及非法捕捞、水质污染等原因,江豚数量不断减少,生存状态堪忧。看着10多头江豚在保护区江内翻滚、点头、喷水,时而跃出江面,时而潜入水中,钱书瑶的喜爱愈浓,更加坚定了要保护它们的决心。从那时起,钱书瑶阅读了大量有关江豚的书籍,明白了江豚作为水生哺乳动物繁衍十分困难,也知道了习爷爷“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等保护长江的重大决策部署。在老师的帮助下,钱书瑶将保护江豚的愿望带入校园,成立校级守护“微笑”兴趣小组,通过主题班会、科普讲座等形式,宣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守护江豚的重要意义;组织开展“净滩”垃圾清理等活动,带动越来越多的同学关注江豚、保护江豚。2020年8月,她参与编写的《身边瑰宝》《保护江豚》《永远留住江豚的微笑》等科普读物,被铜陵市教体局地方教材收录。2022年6月,钱书瑶获评铜陵市“三好学生”称号。

关爱江豚的“小主播”。因为对江豚的喜爱,九岁的钱书瑶经过选拔成为了铜陵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一名红领巾讲解员。两年来,她利用寒暑假时间,义务服务群众参观展厅、讲解江豚知识50多场、受众3000余人次。由于保护区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去一次既要坐车又要坐轮渡,钱书瑶每次都是天不亮就早早起床,往往要到天都黑了才能回家。因为长期的讲解锻炼,钱书瑶的语言表达能力越来越好,被选为“五松新少年电视台”小主播,多次在市、区各类演讲比赛中获奖。她凭借自身的主持、朗诵特长,积极宣扬绿色环保理念,呼吁大家保护环境、关爱江豚。2019年,她参加铜陵市广播电视台“快乐城堡”节目,分享自己“保护江豚”“净滩行动”等环保志愿活动。2020年疫情期间,她与学校环保小组的同学们录制短视频,发出“抗击疫情保护动物”的倡议。2021年9月,她和组员们走进社区活动中心,开展“绿色生活健康成长”宣讲活动,传播绿色生活理念,共建美丽和谐家园。

变废为宝的“小工匠”。在保护江豚的过程中,钱书瑶的环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她明白生态环境的天蓝水绿对动植物的生长至关重要。2019年4月,铜陵市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市,市人民小学也积极开展“无废校园”建设活动。钱书瑶通过制作“保护环境我先行”手抄报,参与“我给小鸟安个家”“变废为宝科技创新”等活动,用自身行动为无废城市建设添砖加瓦。作为“垃圾分类雏鹰小队”成员,钱书瑶带头在班级开展垃圾分类和回收活动,她发现在很多人眼中的“垃圾”,事实上经过组合加工,完全可以变废为宝。在复学第一课上,她和同学们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大赛,铜陵市广播电视台对此次活动进行了全程报道。2019年5月,她在学校发起开展“旧物变靓童心时尚”为主题的旧物改造活动。2021年3月,她利用闲置的旧手机、废弃的旧纸盒等制作“简易手机投影仪”,荣获第三届安徽省红领巾“创未来”大赛发明创造类一等奖。

“新时代好少年”叶心怡

叶心怡,女,汉族,2008年1月出生,铜陵市田家炳中学九年级学生。她从小热心公益,至今已参加志愿服务活动6年,小学一年级就担任大通镇历史展览馆“小小讲解员”,讲述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2018年7月,她参与录制科普短片《江豚的尾巴》,荣获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三等奖。2019年5月,她参与录制非遗宣传短片《能称大象的木杆秤》,介绍大通镇的传统木杆秤制作技艺和艺术魅力。2021年6月,她参加铜陵市首届青少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以“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进行演讲,获得全市演讲类二等奖。同年7月,入选2021年度铜陵市“新时代好少年”。2022年9月,当选共青团铜陵市郊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团员代表。

古镇历史的“宣传员”。“尊敬的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长江古驿、江豚小镇’——大通!”在铜陵市郊区“大通镇历史展览馆”里,小小志愿者叶心怡正在向周边游客娓娓讲述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结束后总能引来阵阵掌声。2016年大通历史文化主题展馆建成以来,她就在老师的指导下入馆讲解,借助展馆沙盘带领游客对话历史。那时的她只有八岁,第一次拿到长达七页纸的讲解词时,她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清朝顺治帝御赐“九华山头天门”的大寺阁,明清时作为“官家水道”的青通河,曾国藩兴办的盐务招商局……这些历史对她来说既新奇又有趣,随着一遍遍阅读讲稿,她对家乡历史文化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为出色完成讲解任务,她多次出入图书馆借阅历史书籍,梳理知识脉络,理解背诵讲解词。从最开始的略微紧张,到现在的自然大方,大通古镇的历史已融入她的内心。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家乡文化,她还多次参加学校、社区和风景区管委会组织的文化和旅游宣传、保护母亲河等志愿讲解活动。在她看来,能让家乡文化被更多人知道是“小小讲解员”的最高殊荣。

特色文化的“推广员”。在铜陵还有个特别的成员,它是长江生态的“活化石”“水中大熊猫”——江豚,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做志愿讲解的过程中,叶心怡了解到这群“水中精灵”濒临灭绝的生存现状,江豚憨憨的神情、微笑的嘴角总是萦绕在她心头。2018年7月,在学校和当地国家级淡水豚自然保护区的组织下,她作为主角参与录制了科普短片《江豚的尾巴》,旨在宣传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和濒临灭绝的微笑天使。拍摄时恰遇夏季连日高温,为获得最佳效果,拍摄组在正午最强烈的日照下反复彩排,她汗水浸湿后背、脸蛋晒的通红,却不叫一声苦,此次拍摄成果荣获了第九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三等奖。2021年6月,她参加了市首届青少年世界环境日活动,以“保护长江母亲河”为主题进行演讲,获得全市演讲类二等奖。除了关注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也是叶心怡所感兴趣的。在叶心怡的家乡,大通镇的传统木杆秤是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到木杆秤的制作技艺和艺术魅力,2019年5月她参加学校和文化部门联合拍摄的大通非遗宣传短片《能称大象的木杆秤》,透过一家传承百年的手工制秤老店——夏洪兴老秤店,集中展示木杆秤的制作工序和文化内涵。宣传片播出后,许多游客慕名而来,木杆秤由简单的度量器具化身成寓意“称心如意”的工艺收藏品。

师生口中的“模范生”。叶心怡品学兼优、积极向上,对班级工作主动上心、认真负责,是热心为班集体服务的学生干部。她还是班主任的好帮手,凭借出色的组织能力,主题班(队)会、“六一”、元旦晚会等活动每次都组织得红红火火。作为学校的少先队大队长,她积极配合辅导员老师提出许多大队部的活动构想,把少先队活动开展得务实有效。她以良好的道德品行,成为同学心中的模范。她先后荣获2019、2021年度铜陵市“优秀少年队员”,当选2021年度铜陵市“新时代好少年”,并于2022年1月被授予铜陵市“红领巾奖章”三星章个人,2022年5月当选共青团铜陵市郊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团员代表。虽然已经读九年级了,课业任务越来越多,但她还是挤出时间,穿上志愿者红马甲,穿梭在澜溪老街、和悦洲头和大士阁等景区,为游客提供古镇导览和文化宣传服务,积极参加当地组织的生态文明宣教活动。(铜陵市文明办供稿)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