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市开江县讲治镇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和服务群众水平为目标,聚焦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问题,创新实施“群众事就近办”工程,通过建强服务阵地、推动事项下沉、优化服务模式、强化监督保障等系列举措,全力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整合资源建强阵地,筑牢便民服务根基
讲治镇党委高度重视便民服务体系建设,坚持将党建引领贯穿始终。镇便民服务中心科学划分综合服务、自助办理、等候休息、儿童娱乐、商务洽谈等功能区域,整合居保、医保、行政审批、就业、助残等多类业务,实现“一站式”通办。同时,依托村(社区)党组织,全面推进村级代办点标准化建设,由镇人大主席团联合镇纪委定期督导阵地建设与人员配备情况。目前,已成功构建起以“1个镇级便民服务中心为核心、15个村(社区)代办点为延伸”的便民服务网络,实现镇域服务全覆盖,有效打通了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
推动事项下沉基层,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动
为切实方便群众,讲治镇党委统筹梳理并下放老年人居保年审、医保参保等23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至村级代办点。创新推行“1+5+10”联户服务模式(即1名班子成员联系5名选区人大代表,每名代表再分别联系10户群众),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组建“红色代办队”,为群众提供精准对接和代办服务。此举显著减少了群众办事环节和跑动次数,截至目前,各村(社区)代办点累计办理事项210余件,群众跑腿次数减少50%以上,获得了基层群众的普遍好评。
创新服务模式举措,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讲治镇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帮办”贴心服务,由各村(社区)党组织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主动上门办理。同时,在镇人大、镇纪委的共同推动下,积极推行“线上+线下”双线办理模式,并开设节假日“延时错时”服务窗口,有效满足节假日返乡人员、上班族等不同群体的办事需求,让便民服务更具弹性与温度。
强化监督保障机制,确保服务质效持续提升
为确保“群众事就近办”工程落到实处、取得长效,讲治镇建立“党建+监督”机制,将便民服务效能纳入基层党组织考核的重要内容。镇人大主席团联合镇纪委定期组织人大代表开展专项督查,通过在代办点设置意见箱、公示投诉电话、开展满意度调查、进行季度考核等方式,主动收集群众意见,精准查找服务短板。针对群众反映的“部分事项流程复杂”等问题,及时向镇党委、政府反馈,推动简化了灵活就业社保补贴等3项业务的办理流程,形成了“群众需求—代表监督—政府优化”的良性互动闭环。今年以来,已收集意见建议12条,督促整改问题5个,有效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持续提升。
讲治镇“15分钟便民服务圈”已初见成效。下一步,讲治镇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通过“连心”院坝会、“星级党支部”创评等多种形式,持续跟踪问效,不断优化服务供给,推动“群众事就近办”工程更加贴心、高效,努力织密织牢群众的“幸福圈”,为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奠定坚实基础。(开江县讲治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