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号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精神文明网 看首页 生态文明 地方传真 查看内容

青山不墨千秋画

2022-10-11 09:55| 查看: 149021| 评论: 0|来自: 精神文明报

十年来,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开拓前行——

青山不墨千秋画

良好的生态环境究竟意味着什么?

从一只虾苗身上,可以看见生态的缩影。文昌冯家湾是海南有名的“虾苗谷”,对虾苗种产量占全省80%以上,但粗放式的水产养殖,为环境带来巨大负担。去年,冯家湾拆掉露天养殖场,建起现代化渔业产业园,让虾苗养殖“上楼”,也让产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从一次搬家经历,可以看见生态的抉择。一年多前,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白沙高峰村生态搬迁安置点工程进入收尾阶段,23户高峰村村民成为首批乔迁村民,住进新居。高峰村的村民,为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而搬,在旧宅新居之间,连起一条“绿色之路”。

这十年,“生态”一词贯穿海南故事始终。

十年来,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全省上下持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牢固树立和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沿着绿色发展之路开拓前行。

/ 持之以恒 /

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

回望来路,历史的棱镜透视出海南一以贯之的步伐。

24年前,海南在全国第一个提出建设生态省,在当时那个“生态”尚属新名词的年代,绿色种子开始扎根琼州大地。1999年,经国家批准,海南成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同年7月,海南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通过《海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由此,书写“生态”,海南运笔出锋、笔力强健。在过去十年间,海南以生态为主题,不断铺开浓墨重彩的绿色书写。

从宏观到微观,从顶层设计到系统举措,十年来海南全省上下持续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之路上接力前行。

2018年4月,海南迎来生态文明建设新机遇——在中央12号文件中,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被单独提出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成为海南“三区一中心”战略定位之一,为推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探索新经验。

从生态省到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从发展观到生态观,从政绩观到执政观,“生态”二字,深刻影响着海南。

“会议审议通过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实施方案》《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9年1月23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传递出全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鼓舞人心的消息。

2021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南自由贸易港法》(以下简称海南自由贸易港法)颁布实施。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专章,被写入其中。

沿着正确的方向,道路会越走越宽阔。今年4月,海南省第八次党代会明确,坚持生态立省,建设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青山绿水、碧海蓝天是海南自由贸易港最强的优势和最大的本钱。要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海南子孙后代的金饭碗。

多年来,海南坚持生态立省不动摇,为海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积蓄能量,打下良好基础。

海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生态环境保护非常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要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深刻认识到海南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海南人民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保护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是海南各级干部必须了然于胸的“国之大者”。

/ 持续发力 /

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海南贡献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海南,不仅要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改革创新、先行先试,也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作出表率——

这十年,全省PM2.5浓度从25微克/立方米左右下降到13微克/立方米,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从75%提高到99.6%,土壤农药化肥使用量大幅下降;

这十年,海南的清洁能源装机比重从43.5%提高到70%,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这十年,海南累计造林260万亩。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入选首批国家公园,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增至5群36只;

这十年,海南省整治突出问题,严格落实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和国家海洋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开展生态环境六大专项整治和海岸带整治,在全国率先实现全省范围内生活垃圾“零填埋”……

生态建设非一日之功,每一分绿色都来之不易。

当前,海南省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持续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清洁能源岛和清洁能源汽车推广、“禁塑”、装配式建筑应用和推广、“六水共治”、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等标志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彰显海南特色与优势。

发力在当下,显效在长远。海南省省长冯飞指出,要以标志性项目为牵引,在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中,树立一流目标,加强系统集成推进,加快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 点绿成金 /

正确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深秋时节,深山里的绿色发展迎来“新收获”。在白沙黎族自治县青松乡,当地的牙扩、青松等5个村、350户农户共869.1亩零散土地被整合收储后,以“引进企业+村民”的联动方式,合力推动扩大山兰稻产业规模。

这一改变,可为当地村民带来每年近54万元固定收入,以及更多就业务工机会。

作为生态环境部授予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白沙从今年4月起正式启动“两山平台”试点工作。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生态资源收储清单和收储标准,共收集全县11个乡镇包括自然资源、撂荒地等在内530余项资源。

一座山、一片湖、一亩林、一方田,白沙将碎片化的资源存进“两山平台”,对其重新定价,实现存量资产、生态资源的价值再造,最终实现生态变现。

这样的创新实践,正在唤醒白沙“沉睡”的生态资源,为当地经济发展赋能。

碧海蓝天、绿水青山是一座座天然宝库。而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非只是一道单项选择题。

纵观全省,在重点园区内,环保、节能、低碳是招商引资的“门槛”,也是园区建设与运营的“标配”。

在产业项目选择上,海南省谋划和推动一批像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全生物降解上游产业这样带动性强、可持续性好、综合效益高的高质量项目,以集约高效的生产方式,让产业发展的“底色更绿”。

“双碳”行动中,海南提出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推动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同时结合海南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特点,提出建设国际蓝碳研究中心……

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海南自由贸易港法提到,海南自由贸易港推进建立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鼓励利用市场机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积极推动“两山”转化上,海南省探索推进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结果进决策、进规划、进考核、进项目,形成应用范例;分区域、分领域、分行业开展试点示范和探索实践,创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热带雨林生态旅游与林下经济,统筹实施流域补偿和环境治理,培育生态产品公用品牌,推动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

“取消12个市县地区生产总值考核”“坚持战略留白,集约节约利用土地,在没想好之前,不急于开发,要舍得把好的资源留给子孙后代”……省第八次党代会报告中如是指出。

“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建设海南自贸港,始终贯穿着生态文明理念,持续推动生态的“高颜值”转化为发展的“高质量”,不断激发绿色发展新动能。(周晓梦)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返回顶部